合作咨询热线:

15964567893

行业知识

“草皮之乡”变身记BOB半岛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3-01     浏览次数:     

  BOB半岛如今的宜兴新建镇,千亩农田景色不一样,北方成片玉米田的场景“切换”到了这里。“3000亩玉米田陆续迎来丰收,第一批成熟的是水果玉米。”站在田埂边,路庄村党总支书记蒋国军一脸兴奋。

  新建镇是宜兴的西北门户,是远近闻名的“草皮之乡”。近半年,这里经历了一场转型之痛。守住耕地红线,一场农田“非粮化”整治全面开启。

  说到“草皮之乡”BOB半岛,闸上村农户史红军打开了话匣子。新建镇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匮乏,稻田产量低,不少农户便种起草皮。“每年一亩地至少有三四千元收益,还轻松省事。”史红军说。也正是如此,历经20多年发展,新建草皮种植面积近7000亩,涉及2000多户。但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要保障移植成活率BOB半岛,草皮销售时会带走一部分土壤,对生态环境有破坏。”镇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宏军介绍。

  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草皮整治势在必行。“难啊,这可是动了老百姓的饭碗。”闸上村党总支书记周立新摇着头说,该村草皮种植面积3000多亩,是此次整治的重头。整治启动阶段,村委每天都有二三十人来“讨说法”。

  政策必须执行。秉承这一原则,闸上村先对所有种植户进行了梳理,各党员干部包户,每名党员深入农户家中讲政策法规、了解实情,一户一策BOB半岛,精准推进。“我来带头。”作为老党员的赵建平拍拍胸脯,第一个将自家6亩地草皮田“推”了。不仅如此,赵建平还主动做其他农户工作,配合做好复耕工作。如今BOB半岛,闸上村3000多亩草皮田已基本整治到位。

  与整治同步进行的是一场全新“谋划”,如何开拓增收致富新渠道,化解百姓心中的“心结”才是关键。

  “种植玉米是否合适?”经过一场场头脑风暴和调研,镇领导的想法让大家感觉很兴奋。新建镇螃蟹养殖面积大,对玉米饲料需求量大,加上草皮田沟渠破坏严重,不利于水稻灌溉,而种植玉米对土壤要求则不高

  土壤测试合格后,转型计划提上日程。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宜兴本地企业国信协联提供液态有机肥支持以及玉米原料收购保障。此外BOB半岛,路庄村的结对帮扶单位无锡市文广旅游局带着江南大学专家团队前来,为玉米深加工等出谋划策。

  一张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蓝图呼之欲出:整治后的草皮田用来种植籽粒玉米、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等,再制作水产养殖用玉米饲料、牛羊养殖用青贮玉米饲料、建设鲜食玉米观光采摘区,打造一条融玉米种植、加工和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链,实现农户增收不断线亩的“新建镇玉米种植示范基地”已规划到位。

  “有痛更有思考。”新建镇副镇长袁浚为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这次的农田“非粮化”整治。其实,新建镇要改变的不仅是草皮种植这样的传统业态,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就是要通过转型,彻底告别农业产业散、乱、小的现状。

  思则变。如今,在农业重点项目的打造上,该镇追求的是产业链的延伸与良性循环。镇里将800亩蟹塘复耕成了农田,将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养殖提上日程。不久前,100兆瓦生态化整治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工,总投资4.5亿元。这是宜兴首个生态化水产养殖与渔光互补结合的项目,将打造生态渔业发展的典范和标杆。今年5月,总投资近60亿元的PIB中荷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合作项目签约落户,融农业、科创、金融、生态等于一体的国际化项目成为宜兴农业产业项目的一大亮点。新建镇作为一大项目招引方,寻找到了自己的合作切入点。

  从前端的生产养殖,到产品深加工、农旅结合,再到农业装备制造;从螃蟹养殖、玉米种植,到渔光互补,再到装备生产示范区打造,环环相扣之下,农业产业链真正实现良性循环。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15964567893
浏览手机站
/n